新研究:火星可能與地球一樣有固態內核
本站 3 月 6 日消息,德國拜羅伊特大學與歐洲同步輻射設施(ESRF)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,火星可能擁有一個固態內核。這一發現與此前基于美國宇航局(NASA)“洞察號”火星探測器獲取的火星地震數據的研究結果相悖,后者支持火星內核為液態的觀點。許多地球科學家也認為,火星的熔融中心溫度太高,由硫等較輕元素組成,因此不太可能凝固。
據本站了解,研究人員利用鉆石壓砧技術 —— 通過兩顆鉆石對材料施加壓力以模擬極端條件,以及激光加熱,將鐵硫混合物置于類似火星深部的高溫高壓環境中。實驗結果顯示,這種混合物能夠在火星內核的溫度范圍內結晶,形成一種名為 Fe4+xS3 的新型鐵硫化物晶體。
該研究指出,如果火星的深部溫度處于較低水平,那么其內核為固態是完全有可能的。這一發現進一步增加了地球與火星之間的相似性。此前,科學家已經發現,火星與地球在地理特征、自轉周期、軸傾角以及巖石成分等方面存在諸多相似之處。例如,火星和地球都有極地冰蓋、火山、峽谷,火星的自轉周期約為 24 小時,其軸傾角也導致了明顯的季節變化,此外,火星還存在類似地球的天氣模式。
盡管火星曾被認為在數十億年前擁有流動的河流和湖泊,與地球早期環境相似,但如今它已變成一片寒冷干燥的沙漠。研究火星的內部結構對于理解其演化歷程至關重要,然而,要確定火星內核是否為固態,仍需進一步研究。
這項研究成果于 2 月 25 日發表在《自然?通訊》期刊上。
文章版權聲明:除非注明,否則均為
摸魚手游網
原創文章,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